201510-18 藏经殿 藏经殿在赤帝峰下,从南岳庙上行,约一公里。寺始建于南朝陈光大二年(五六八),为慧思祖师道场。陈后主妃曾避乱于此,拜慧思法师为师。慧思学识卓越,佛思敏锐,生前曾把佛教和当时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传给了日本僧人,传说死后还托生为日本的王子,在日本佛教史上很有影响。明太祖曾赐该寺《藏经》一部,后失散。今存大殿为一九三一年所重建。此处古树参天,环境幽静,以风景秀丽而著名,为南岳之“一绝”,今已辟为植物园,玉兰.... Read More >
201510-18 方广寺 方广寺在衡山莲花峰下,有登山公路可达,距南岳庙约5公里。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建,清初毁于火,后又经修葺。寺右有“二贤寺”,祀朱熹和张栻。方广寺地处幽深,多泉石、枫树和杉树,深林密竹,风景极美,有“不游方广,不知南岳之深”之说,为南岳之“一绝”。.... Read More >
201510-18 祝融峰 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于北纬27度18分6,东经112度41分05,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 Read More >
201510-18 南岳水帘洞 水帘洞在南岳镇东北三点五公里的华盖峰下,古称朱陵洞。洞在两山之间,水从华盖奔泻而来,流入七米来宽而深不可测的石洞,洞满水溢,顺洞前的石壁飞流而下,形成了三十多米高的瀑布,象水帘一样挂在半空。石壁从中突起,又把水帘折半托出,水滴飞出几十米之外,真是跳玉喷珠,雪溅雷鸣。要是丽日当空,水帘之前更是五彩斑斓,飞虹闪耀,故有“水帘洞之奇”的称誉。 水帘洞的左岸有龙神庙、雪浪亭,历代文化名人在此留下很多题刻.... Read More >
201510-18 麻姑仙境 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下,相传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仙山飞天祝寿的地方,它采取“点石成景,引水造景、修路出景、植树添景”的造景气手法,使麻姑仙境成为名符其实的人间仙境。对外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主要景点有麻姑祝寿、绎珠亭、盗桃石、卧虎石、灵芝石等。.... Read More >
201510-18 衡阳师范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院前身可追溯到 1904 年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 1958 年成立的衡阳师范专科学校是全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师专之一 ,1995 年更名为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 年 3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原衡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衡阳师范学院。 2001 年 2 月,原湖南三师并入。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Read More >
201510-18 吊脚楼 回龙阁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 Read More >
201510-18 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山下的南岳古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前有寿涧水,后有赤帝庙,庙址呈长方形,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后经历了六次大火,经过扩建和修缮,才奠定了现存规模。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共占地98900平方米,殿高7.2丈,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的庙宇。 .... Read More >
201510-18 屈原祠 又称屈原庙,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汩泉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后来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修祠在玉笥山上。屈子祠占地1354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祠分三进,中、后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有天井,中有丹池,池中有大花台,植金桂,树龄在300年以上。今存屈子祠系清乾隆年间所建。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 Read More >
201510-18 桃川宫 即桃川万寿宫,始名桃源观,为桃花源最早建筑。《常德府志》(嘉靖版)载:“桃川宫,晋人建”。桃川宫至唐代已初具规模,宋明两代,规模已有极为宏伟,宋代修五百仙人阁,新建景命万年殿,增创武当行宫。明人邢祚允《仙人邑里集》云:“因地高下为梵宇,凡千三百余楹”,民间传说的“四十八层庵,走马关山门”都是描写桃川宫当时的盛况。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宫墙,万千香客信徒日日膜拜于观中,一时香火之盛,独步天下,致使桃.... Read More >